石墨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石墨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无处不在的网络时代知情权

发布时间:2020-07-13 18:20:18 阅读: 来源:石墨厂家

瓜田推荐辞:文章很委婉地批评了前一阵子一些人对待所谓谣言的错误态度。广大人民想知道一些大事的真相,你又不提供,大家议论,又成了谣言。这“谣言”为什么会出现?因为没有真相,只能有谣言。在这里谁有责任?当然是信息的控制着和管理者。你不找自己的问题,反而责怪别人,毫无道理。网络时代还用几十年前的脑袋处理问题,令人惊讶。

在信息化时代,网络既能传播真事儿,也能高速散播谣言,从“抢盐风波”、“皮革奶粉”、“山西地震”等新盘点的十大网络谣言来看,其危害正如新闻联播所说“一些人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破坏社会稳定,甚至危及国家安全”。

谣言为什么会产生?为什么一经网络传播,就能产生那么大的影响?人是有理性的,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相信?可能反思谣言背后的问题比谣言表面的内容更重要。谣言,往往产生于信息的不公开、不透明,或公开得不及时,透明得不到位,群众的知情权受阻,于是人们热衷于上网去打听各种小道消息,所谓“信法不如信访,信访不如信网”。网络上各种小道消息盛行的背后,暗含了群众对真相的渴知以及对知情权的渴望。“谣言止于知者”,抵制谣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满足群众的知情权,“给群众一个明白,还政府一个清白”。

现实中,有些官员还没有意识到满足群众知情权的重要性,出了问题,总想绕过知情权一手遮天,还想用“捂、堵、瞒”的常规套路来解决,这些老路子在过去可能一时有效,但是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,不仅行不通,甚至会贻害无穷。从“非典”,到“松花江水污染”,再到“7o23动车事故”,这些舆论风暴的产生无一不是循着“由群众的知情权受阻而起,网上各种传言井喷,官员出面澄清告结”的轨迹运行,最终总是要回到知情权这个原点上来解决问题。

有些官员有选择地满足一点群众的知情权,对一些事情欲诉还休,这正给造谣者以机会,一些网民发挥无限的想象,将公开的信息添油加醋,在传播的过程中进行再加工,于是越传越离谱,事情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。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,起因可能只是一起简单的案件,如果官员不及时公布真相,绕过了群众的知情权,就会引发一连串的多米诺骨牌效应。有些群众是不明真相被煽动加入的,但是由于信息不公开、不透明,不明真相的群众继续不明真相,再通过网络的推波助澜,最终演变成“围观起哄”的群体性事件。而从云南孟连事件、广东乌坎事件的处理来看,党政机关越是满足群众的知情权,越是及时准确地向群众通报重要信息,群众对政府的理解与支持就越高,事件处理得就越顺利。

其实在网络时代,知情权的意义绝不仅仅局限在公共安全领域,“天价烟”、“天价表”、红十字会、“日记门”、“90后”女副局长等一系列事件,一经网络曝光,立刻引起社会极大关注,一些问题官员因此受到处分。可见,知情权在网络时代,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,不仅是公众关注自身利益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,也是公众对权力进行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,是民主的一项重要内容。领导干部在网络时代执政,总也绕不开群众的知情权,要增强执政能力,首先要学会尊重群众的知情权。

尊重群众的知情权,就要进行一场观念上的变革。在传统社会,“民可使由之,不可使知之”,民众作为被管制的对象,自然缺乏去了解政府信息的权利意识,长期的权力傲慢也使得官员缺乏义务意识。随着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,“公开、透明”成为服务型政府的内在原则,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就不再是权力施舍,而是领导干部应尽的法定职责。而对于那些恪尽职守的领导干部而言,群众的知情权并不意味着对自身权力的限制,相反,通过媒体的曝光,群众的监督,学会在“玻璃房”中工作和决策,不让权力有寻租的机会,从而使权力的运行更加透明和科学,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。

尊重群众的知情权,就要用制度在实践中加以落实。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来保障知情权,已经成为现代民主发展的一个趋势。随着我国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的实施,领导干部对群众知情权的尊重就不能只是“嘴上说说”、“报上登登”、“网上挂挂”,而是要善于利用网络的“开放、透明、互动、即时”来保障群众的知情权。比如近几年各地推出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,用主动面对公众的开放态度,通过发布权威信息,消除误解,化解矛盾,维护了社会的稳定。一些官员通过开通微博与民互动,更加看重信息公开之后群众意见的反馈,同时也实现了自身对群众意见的“知情权”。

网络时代的开放透明、信息共享,使我们有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自身的知情权。领导干部在网络时代执政,不能和群众的知情权“躲猫猫”,而是要和群众坦诚相对,同心协力共创一个公开、公正、宽容、善治的和谐社会。(文:曹颖新、戴菁)

德阳定制西装

宜昌职业装订做

崇州西装订制